中國江蘇網10月21日訊(記者趙筱青)20日,全國50位禪修體驗者為期4天的“靜心之旅”在南京棲霞寺開啟。今晨5點,夾雜著雨聲的晨鐘里,體驗者陸續醒來,開始了一天的“禪”生活。不少體驗者是為了逃離緊張壓力的生活而來到這裡,卻發現,其實一點也不得閑,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沒體驗過5點起床,雖然辛苦,但他們表示:“平時是心苦,但這裡雖然辛苦,心卻不苦。”體驗者小陳說,第一次這麼早起,第一次看到晨霧中的棲霞山,第一次感受到山間清晨的風。。。。。。
  晨霧中的早課課堂。
  5點30,棲霞寺還沉浸在暮色中,重重樓閣中有一處卻亮起黃暈的燈光,這就是體驗者們聚集的禪堂,他們盤坐著,坐姿端正地手捧早課本在師父的帶領下,朗聲誦讀,聚精會神的狀態比早讀的小學生用功多了。師父透露,第一天的早課無一人缺席或遲到。早課的經典都是文言文,雖然誦讀起來有些拗口,但沒有人偷懶,眼不離本地字字跟讀。無一人缺席或者遲到的早課。
  山間的寒氣頗重,貼心的師父們為體驗者準備了毛毯蓋在膝上,體驗者王同學感覺“暖暖的,很貼心。”早課持續一個小時,大家一直盤腿端坐,並沒有出現“如坐針氈”的情況。陳同學告訴記者,昨晚六點開營儀式以後,他們持續坐了3小時,站起來的時候已經腿腳麻木,今天的1小時早課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是小cass。體驗者們誦讀經典很認真。
  擺放整齊的飯菜。和體驗者一樣,5點起床的還有寺廟的義工,他們中有不少是此次沒能報上名,但因為積極熱情而被選為義工的,當體驗者們進行早課時,義工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們要為體驗者擺放餐具,盛放飯菜。今早的飯菜為豆漿、白粥、小菜以及油條,小菜中形似肉鬆的食物引起了記者註意,詢問後得知,這種“素肉鬆”其實是拿榨完豆漿的豆渣製作,味道香酥可口。義工們正在準備早飯。90後的小邵來自於香港,還是一位在校大學生的她很熱衷於做義工,透露只要有空就會來這裡為大家服務。像她這樣的大學生在這裡不算少數,大多數義工都是80、90後。6:20,寺院師父敲響齋堂走廊的雲板,“遠程”通知開飯。體驗者們列為男女兩隊,整齊有序地向齋堂行進,除了沙沙的腳步聲,聽不到任何聲音。落座後,體驗者靜靜雙手合十,感恩飯菜的來之不易。雲板被敲響。茗山大師題寫的《當思來處》。
  齋堂的匾額是由茗山大師題寫的“當思來處”,意為吃飯的時候,應該想一想飯菜是從哪裡來的,時刻提醒大家珍惜每一口飯菜。而體驗者們也在禪修中踐行了這句話,雖然平時生活中都有浪費糧食的現象,但在這裡用齋的體驗者們都不會在碗中遺留一粒米。整個用餐只有餐具的聲音,平時食堂里的“高談闊論”景象是不會出現的。帶領體驗者的義工許先生說:“修行,從吃好一頓飯開始。”
  體驗者們用餐前,合十感恩。
  
  昨天,有體驗者表示,“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吃飯。”。今天的一頓早飯,他們都吃的很認真,待洗的碗中除了實在夾不起來的小菜碎屑外,什麼也沒留下。
  7:00,用完餐,大部分體驗者離開齋堂,開始繞大殿散步,師父介紹,早飯後會帶領大家圍繞寺廟散步,而晚飯後會帶他們去棲霞山散步,這樣有利於消食。王小姐表示,平時工作繁忙,經常吃完就投入進了工作,完全沒時間散步,長期下去,腸胃都弄壞了,而在這裡,健康規律的生活讓她覺得很舒心。
  第一組的體驗者在洗碗。
  50位體驗者被分成了7組,今天早飯過後,第一組的體驗者就留在齋堂,為大伙洗碗。這一組都是清一色男“童鞋”,不過乾起活來絲毫不生疏,不少人坦言,其實在家也會幹洗碗的活兒。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博士告訴記者,經過昨晚的私下交流其實男性體驗者中,大部分都是抱著“放鬆來玩”的心態來的。但經過一天半的時間,他卻發現果然在不知不覺中靜了下來,不會像強迫症一樣找手機,也不會急急躁躁的做每件事,“一切都慢了下來,禪修潛移默化地讓我們學會‘慢生活’。”
  有媒體報道稱“部分體驗者來找清凈卻手機不離身”,但中江網記者並沒發現這樣的情況,被拍到在宿舍玩手機的照片也只是在體驗者剛剛抵達寺廟給家人報聲平安,而從昨晚5點集合用餐以後,沒有一位體驗者拿出手機。雖然寺廟並不強制沒收手機,但所有的體驗者都自覺地將手機關閉或開靜音,只有休息時間有的體驗者會問候一聲家人。“雖然事情繁多,但既來之則安之,四天“玩消失”,天塌不下來。”體驗者之一、私營業主吳先生如是說。
  (原標題:南京棲霞寺“禪修”之旅開啟 體驗者迎來人生諸多“初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jfffif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