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平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出發,對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各級政法機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職能、忠誠履職,大力推進法治中國、平安中國、過硬隊伍建設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國政法系統呈現出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依法辦事的新常態。本報從今天起開闢“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巡禮”專欄,連續刊發反映國家法治建設的重大部署、重要舉措和主要成效方面的報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提出全力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等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政法工作新局面指明瞭方向。
  2013年1月7日,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黨的十八大後中央政法委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政法工作會議。“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會議對政法機關創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出新要求,成為新時期全國政法工作的新思路、新目標。
  今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政法機關要把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為基本任務,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根本目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從新的起點出發,全國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重,以最廣大人民利益為念,全力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切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忠誠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捍衛者的神聖使命。
  踐行法治全力守護社會平安
  推進法治中國、平安中國建設是政法工作的重大任務。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法治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平安建設、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深化平安建設,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作出了建設平安中國新部署。
  2013年5月31日,深化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在江蘇蘇州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中央綜治委主任孟建柱強調,要積極適應小康社會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努力建設領域更廣、人民群眾更滿意、實效性更強的平安中國。
  時隔4個多月,中央政法委、中央綜治委等中央五單位與中共浙江省委聯合召開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50周年大會,推動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把社會矛盾預防化解納入法治軌道,引導群眾通過法定程序表達訴求,提升依靠群眾就地預防化解矛盾的水平。
  今年1月7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強調,要著眼於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樹立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理念,努力建設平安中國。
  “中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矛盾突發、多發,公眾最需要的就是安全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評論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工作運用法治思維建設平安中國的工作思路清晰可見,一個“大平安”體系正在形成。
  深入開展打黑除惡、打擊暴恐犯罪、打擊電信詐騙、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治爆緝槍、掃毒害保平安……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法機關以人民群眾對社會平安的需求為導向,緊緊抓住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治安問題,組織開展一系列打擊整治行動,成功偵辦“3·19”湄公河特大跨國販毒案、劉漢劉維特大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集團案等一批影響重大的案件。
  多破案不如少發案。各級政法機關註重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努力完善立體化社會防範體系和公共安全體系,積極推進平安建設網絡化、信息化、社會化,最廣泛地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平安建設,創建人民群眾追求的平安。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依法懲治犯罪、維護群眾權益的一整套“組合拳”,彰顯各級政法機關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堅強決心和艱辛付出。
  以法為方,懲治食藥犯罪———
  針對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發案居高不下的嚴峻形勢,中央政法委積極推動綜合治理形成整體合力。最高法、最高檢發佈《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公安機關開展“雲端行動”,加強源頭治理。一批影響惡劣、危害巨大的食品藥品案件先後偵破、宣判,一些跨地區犯罪網絡被全環節鏟除,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高發多發勢頭得以遏制。
  重典治污,呵護美麗中國———
  最高法、最高檢出台《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降低入刑門檻,解決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取證難、鑒定難、認定難等問題。僅半年時間,公安機關立案偵辦環保部門移送的案件247起,相當於過去10年立案數總和。
  釐清邊界,探索依法治網———
  公安部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劍指網上製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最高法、最高檢及時出台《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釐清網絡言論的法律邊界。如今,依法治網成效已經顯現,網上製造傳播謠言得到初步遏制。
  《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關於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關於辦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極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去年以來,一批司法解釋和相關意見的密集出台,規範定罪量刑標準,是政法機關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和問題、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體現。
  守護公平正義建設法治中國
  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是難啃的“硬骨頭”,被全國政法工作會議確定為政法系統重點改革項目之一,去年開始分四批在各省(區、市)政法機關開展改革試點。
  中辦、國辦聯合下發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要求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制度,把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從普通信訪體制中分離出來,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為推動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深入開展,中央政法委印發三個配套文件,推動政法機關建立健全導入、糾錯、退出機制,進一步破解入口不順、程序空轉、出口不暢等難題。
  各級政法機關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地方改起,從健全制度機制抓起,積極穩妥推進改革措施的落實。“總體呈現‘棄訪轉法’的良好勢頭。”中央政法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以來,政法機關接待群眾來訪數量同比上升了7.1%,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受理率、立案率有了明顯提高,涉法涉訴信訪群眾到黨政信訪部門上訪數量明顯減少。
  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各級政法機關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執法司法問題為重點,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努力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為法治中國建設築牢堅實根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項項司法體制改革舉措相繼出台,著眼總體謀劃、註重頂層設計、尊重基層首創、解決現實問題。
  ———延續半個世紀的勞教制度退出歷史舞臺,符合國情的社區矯正制度正在健全完善。我國社區矯正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184.7萬人,解除社區矯正113.8萬人,社區矯正期間重新犯罪率只有0.2%,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農”與“非農”將成為歷史。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範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建立國家司法救助制度,解決好信訪群眾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問題。中央有關部門制定下發《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要求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將國家司法救助資金列入預算,統籌安排。
  ———嚴格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中央政法委出台關於嚴格規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指導意見。為杜絕暗箱操作,中央政法機關細化相關規定,完善監督檢查制度。
  ———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中央政法委出台防止冤假錯案指導意見後,最高法發佈建立健全防範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要求各級法院守住司法底線;最高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完善執法辦案多項制度。
  ———司法公開深入推進,讓司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最高法全面推進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建設;最高檢建立檢察機關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制度;公安部提出建立互聯網執法公開平臺,全面公開執法信息;司法部在監獄系統全面推進獄務公開,以公開促公正、保廉潔。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決定》,標志著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工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國無法則人無矩,法不公則國不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機關提出的努力目標和明確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對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的殷切期待。
  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措施,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通過試點逐步推進。
  推行主審法官責任制、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打破層層審批的行政化做法,“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4項改革在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省市先行試點,於今年下半年漸次推開,為全國推進試點積累經驗。
  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強勢推進,一些直接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突出問題,正在一步步從體制機制上得到破解,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鐵規禁令打造過硬政法隊伍
  9月29日,中央政法委公開通報13起政法幹警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這是中央政法委今年以來的第三次公開通報。
  輿論普遍認為,三次通報自亮“家醜”,體現了政法系統清除害群之馬的決心、反腐持續發力的態勢,讓人民群眾看到了政法系統反腐倡廉正在常態化、制度化。
  法治建設離不開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政法隊伍。去年以來,各級政法機關把過硬隊伍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政治建警、素質強警、從嚴治警、科學用警,下大氣力解決政法隊伍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政法隊伍的親和力和公信力得到提升。
  各級政法機關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堅決扭轉“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冷硬橫推等不良風氣,堅決遏制耍特權、抖威風和吃拿卡要、亂收亂罰等多發問題,堅決懲治執法不作為、亂作為等漠視群眾疾苦、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其力度之大、措施之實令群眾刮目相看。
  對於擁有300多萬幹警、經常同社會陰暗面打交道、手中又握有很大執法司法權的政法隊伍來說,只有堅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才能確保幹警清正、隊伍清廉。
  中央政法委專題研究政法隊伍紀律作風問題,強調對不良苗頭,不能視而不見,要抓早抓小,在思想上設置“警戒線”,措施上築起“防火牆”,努力用鐵的紀律帶出過硬隊伍。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分別制定法官“十個不准”、檢察官“八條禁令”、公安民警“三條紀律”,劃定政法幹警必須遵守的紀律底線,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成立律師行風監督委員會,加強律師行風監督。
  今年4月,政法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班在北京開班。6月,廳局級政法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班分兩期舉辦,主要目的是打牢理想信念的基礎,補足精神上的“鈣”,提升新形勢下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與此同時,各級政法機關強化教育培訓,推進政法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正規化建設。
  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政法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執法環境越來越複雜,對政法隊伍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提升新媒體時代社會溝通能力,是政法機關加強執法司法能力建設的新課題。
  截至去年年底,我國政法微博總數已達2.4萬,占政務微博的四分之一。各級政法機關運用官方微博、微信及時發佈權威信息,與公眾互動交流,在潤物無聲中傳遞法治精神,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法律、祟尚法治的良好氛圍。
  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法治是根本之道。全國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立足職能、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徵程中昂揚奮進。(本報北京10月8日電)  (原標題:忠誠履職向法治中國昂揚奮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jfffif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